柴桑区举行政法系统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暨扫黑除恶常态化新闻发布会
九江新闻网讯(王雄)11月29日,柴桑区举行政法系统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暨扫黑除恶常态化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介绍柴桑区政法系统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以及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成效。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及区政法系统各单位新媒体负责人参加新闻发布会。
会上,柴桑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胡育刚介绍了柴桑区扫黑除恶常态化暨信访百日攻坚工作情况。今年以来,柴桑区按照上级有关部署,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六大重点行业领域整治、依法规范信访秩序“百日行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宣传等工作,坚持“7+X”清单调度,压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地落细,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46次,建立了系列长效机制,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行业领域整治取得了积极成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揪心事”。
柴桑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勇介绍了全区政法系统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总体情况。今年以来,柴桑区委政法委统筹区公安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结合工作职能制定出台政法系统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措施47项,通过一系列工作举措的实施,优化提升了“亲商、利商、促商”环境,为服务保障全区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柴桑区公安局副局长、政治处主任喻小明发布了区公安局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举措成效。今年以来,区公安局破获涉企案件3起,刑拘6人;通过推进“一企一警”警企联防新机制,摸排企业130家,建立警企联防点12家,APP录入企业数量64家,录入人员2544人;发动责任民警集中对全区范围内79家规模型以上企业进行走访,共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走访企业60家、开展警企座谈1次,建立警企联系微信群1个、收到企业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33条,目前已切实解决;自9月份至今,主动对接民营企业达50余家,并及时化解企业劳资纠纷、员工矛盾共计12起。
柴桑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军发布区人民法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举措成效。2021年,区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含小额诉讼)审理民商事案件结案561件,速裁案件平均审限16天;开辟涉企案件执行“绿色通道”,坚持优先立案、专项执行、简案快执、繁案精办,不断提高执行效率;执行涉企案件992件,平均执行周期29天,共执行到位标的额5358.36万元。
柴桑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徐元亮发布区人民检察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举措成效。2021年,区人民检察院受理涉及非公有制主体的刑事犯罪案件共计4件4人,其中,审查起诉案件2件2人、审查逮捕案件2件2人;受理并办结各类非公诉求8件,接受非公企业法律咨询等32次,相关企业反映的问题均得到解决。
柴桑区司法局局长赵霏发布区司法局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举措成效。区司法局以环境立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急难愁盼”的涉法难点、堵点问题,把司法行政工作与惠企服务、营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相融合,成立“九江市柴桑区赤湖工业园区律师咨询服务站”,安排4名专职律师负责工作站日常法律服务工作;针对九江现代玻璃有限公司货款长期无法收回的问题,上门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及时提出法律意见,已帮助企业通过诉讼追回十余万元货款。
会上,区政法各单位相关负责人还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