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媒报道!“6年的难题,39分钟解决”柴桑区为优化营商环境破题出招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营商环境。各位好,欢迎收看由九江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九江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办的《九江营商环境提质年全程追踪》栏目。政企之间良性、有效、持续的沟通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来,柴桑区不断探索政企沟通的新方法、新方式,线上线下联动,打通行政壁垒,降低沟通成本,转变政府部门以往服务企业的惯性思维和习惯做法,企业与政府之间不断增进互信、密切互动、实现共赢。
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柴桑区建立“柴商恳谈”机制,每月召开一次恳谈会,采用企业出题、政府解题的方式现场答疑。党政部门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座谈,了解企业情况,倾听企业家诉求和意见建议。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新华就参加过两次“柴商恳谈”座谈会,让他感触颇深。
【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新华】
潘新华说,通过“柴商恳谈”,不仅畅通了沟通渠道,还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新华】
柴桑区创新推出的党政领导与企业面对面柴商恳谈会,每次邀请10-15名企业家畅谈,区委书记亲自主持,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确保恳谈会效果,柴桑区营商办还建立了问题交办、主办、督办机制:恳谈会上反映的问题,如不能现场解决,限在3个工作日内明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在7个工作日内上报办理结果;同时,在15个工作日内对企业进行回访和满意度测评,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定期通报,以此确保问题解决到位。
【柴桑区营商办常务副主任 柳贵成】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书记等区领导与企业面对面恳谈只是其中的一个举措。近年来,柴桑区把服务理念提升作为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柴桑区税务分局就创新推出的“税务90后服务专班”,专班人员个个都通过精挑细选,只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从助力政府招商引资意向企业、服务重点企业两个方面出发,为全区重点企业提供“靠前式”“个性化”“全方位”税收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
【柴桑区税务局第一分局 副局长 龚忠科】
柴桑区某财税公司会计任开慧就表示,企业在查阅税务政策文件时,会觉得很抽象,对于一些专用名词并不懂。自从柴桑区90后税务服务专班成立后,每个税务员都非常专业,企业每次的提出问题都能很快得到解答。
【柴桑区某财税公司会计 任开慧】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岁末年初,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也随之而来,为了便民利企,柴桑区税务局90后税务服务专班也是结合自身业务,专门制作了短视频,手把手教教会市民如何缴纳居民养老、医疗“两险”以及要注意的事项,短视频推出后,阅读量达百万,点赞数过万。

【柴桑区税务局第一分局 副局长 龚忠科】
服务企业和群众,就是为发展服务,这是柴桑区打造营商环境的理念。该区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推出“掌上办”“网上办”线上申请新模式,群众在家就可以办理不动产登记申请,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的转变。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这种“不见面”线上办理新模式对急需办理不动产登记的群众而言,犹如雪中送炭。
【市民 严先生】
【柴桑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公室主任 周玉】
本着“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的理念,柴桑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努力打造“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爽心”的营商品牌,促进了经济发展。2021年1至12月,该区新增市场主体3432户,同比增长17.45%;工业增值税总量8.23亿元,同比增长27.9%;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49.3%。柴桑区将“环境立区”作为今后发展“五大战略”之一,为此,专门成立了“环境立区”指挥部,按照“专班、专人、专责”要求,组建营商专班。
【柴桑区“环境立区”指挥部指挥长 刘国栋】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就是要服务做加法,才能让效率做乘法,这个“加法”就是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范围。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变政府部门“端菜”为企业和群众“点菜”。所以,各级各地政府部门要继续主动服务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迈开双腿、扎根一线,深入调查了解企业和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服务好基层、服务好。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