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区“三大建设”提升统战工作水平
近年来,柴桑区按照“队伍动起来、组织活起来、力量聚起来、作用发挥起来”的工作要求,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品牌建设强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引领,形成“有计划、有场地、有机制、有活动、有特色”的规范化机制体系,有效提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水平。
创新组织建设,打造“模范”队伍。打造“党建+新联”模式,建立了区新联会党支部。积极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学习教育培训,仅2022年1-6月就培训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35人。创新“统战+领域+属地”服务模式,区委统战部落实机关干部联系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集聚的园区、行业部门注重发现储备代表人士;各乡镇(街道)探索邀请代表人士座谈、参与管理等方式,发挥代表人士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架构,全方位服务新阶层“四大群体”。
强化制度建设,打造“立体”管理。牢固树立“建”是基础,“管”是关键的工作理念,坚持规范化和长效化的管理运营导向,确保管理机制运营常态化。一是坚持分层引领。建立了区党政领导与新联会联系、区委常委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列名联系等工作机制,在区新联会会长企业设立“新联之家”和新联会“党员之家”,做好组织引领。二是健全组织架构。指导区新联会建立“4+1”驱动模式,即秘书处、宣传部、社情部、社服部4个部门+1个网络人士分会,增强组织执行力,促全员参与,形成资源集聚、品牌叠加、优势互补的倍增效应。三是构建多元评价。建立了“可进可出、有进有出”的评价体系,由统战部牵头负责,新联会班子、会员所在单位(团体)、行业主管部门等共同组织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综合评价工作。
实施品牌建设,打造“同心”品牌。坚持以同心思想为引领,实施新联会活动品牌化战略。围绕“交流发展”主题,组织开展“同心·新联”系列活动,开展“政策沙龙”“银企对接”“企业联盟”等专场活动10余场,开展“关注商贸流通,助力个体经济”“中小微企业融资”等专题调研,开展每季度一次“走访会员 以情聚首”会员联谊活动15次,切实帮助会员解决实际困难。围绕“创新创业”主题,组织开展“同心·双创”活动,以3名北大博士会员为代表的实践创新基地,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西省潜在独角兽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球第二大铜箔制造企业;以绿色食品会员企业为代表的创业基地建设,已成为柴桑区“来”字号绿色食品企业的标志。围绕“爱心奉献”主题,组织开展“同心·奉献”活动,创新开展的“寻找身边最需要帮助的人”助困活动已举办2届,贫困家庭网络甄选浏览量超万次,帮扶困难家庭20余户,帮扶资金及物资10余万元,得到群众和社会好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