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媒报道!我区齐心抗旱保民生
“经过连续几日的抽水灌溉,我的260余亩稻田算是暂时缓过来了。”在柴桑区江洲镇,因连日来的高温少雨,种植大户周裔祥的水田已出现龟裂,而眼下正值中稻抽穗前期,没有充足的水分,稻穗结实率就严重下降,对产量影响极大,该镇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调用抽水设备引水灌溉。据了解,该镇已设立五处提水口,连续提水20余天,灌溉面积2万余亩。
为缓解旱情,柴桑区科学精准落实保供水、稳生产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和农业灌溉用水需要。针对柴桑区部分乡镇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该区积极组织大型抽水机抽水抗旱,确保水稻丰产丰收。
同时,严格落实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将抗旱工作各环节责任落实到单位、到岗位、到人头、到田间地头,积极发挥水利设施作用,科学调配农业灌溉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并动态监测天气变化,抢抓时机开展人工增雨。7月中旬以来,在涌泉、新塘、新合等地开展多次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当地旱情。
“村组地势高,再加上今年降雨少,这个星期,饮用水供水出现了不足,村里上门摸排了解情况,立马就组织运水车下村入户送来了干净的饮用水。”前来接水的岷山乡金盘村黄家岭五保老人黄克宝对乡里组织的运水车下村入户送水点赞。
8月份以来,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该区加强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和水质检测,并加大对各类加压泵站、供水设备巡检力度,提高供水保障率,针对可能出现的缺水、断水现象,寻找备用水源,做好临时取水点、人工送水等应急防范措施,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截至目前,柴桑区共投入抗旱资金200余万元,投入抗旱人数3200人,启动泵站60处,动用抗旱设备326台,投入装机容量3000千瓦,解决饮水困难1800余人,减少农业经济损失170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