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幸福味道——柴桑区沙河街道公园社区“幸福食堂”开业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徐梦芳、岳雁秋摄影报道:7月3日,柴桑区沙河街道公园社区“幸福食堂”正式营业。走进社区食堂内部,干净整洁的餐桌、丰富多样的饭菜,“家”的味道油然而生。

据了解,幸福食堂面积约15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10人就餐,目前提供早餐和中餐,有包子、馒头、粉面、炒菜等各色美食,按照年龄阶段实行阶梯式运营模式——社区居民65岁至89岁上老人可享受优惠3元的福利套餐,9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在菜品设置上,“幸福食堂”既美味,又实惠。针对老年人口味偏好进行烹饪,结合老年人营养需求和时令变化,精心制作适合老年人的配餐,保障老人吃得放心、安心、舒心。在用餐体验上,“幸福食堂”既暖心,又贴心。针对重度残疾人、孤儿还可以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听说附近有家社区食堂开始营业了,79岁的龚大叔特意进来“考察”了一番。“孩子们工作忙不在身边,我们年纪大了做起饭来费时费力,社区食堂就在我家附近,走几分钟就到了,食堂饭菜物美价廉,给我们老人家省了大事。”公园社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占居民总数的20%,幸福食堂优先保障65周岁以上老年人,同时兼顾社会其他人士,提倡老年餐价优享。既有效解决了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也解决了老人子女的后顾之忧。幸福食堂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就餐,还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促进邻里和睦相处,打造老人精神交流的温馨家园,让老人胃暖心更暖。同时也倡议社会爱心人士或公益组织到食堂开展志愿活动,成为发扬孝善文化的阵地。
小食堂,大民生。幸福食堂作为“完整社区”建设的一个“标配”设施,是不断健全社区功能,服务百姓生活的必要举措。下一步,柴桑区沙河街道将以社区“幸福食堂+”为平台,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弥补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空巢老年人长期无人陪伴的情感缺失,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贴心、周到的服务,助力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共享完整社区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