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柴桑区:数字赋能、科技监管、智能帮扶,打造生态环境执法信息化柴桑样版

发布时间: 2023-08-23    来源:

为有效提升全区生态环境领域智能化问题发现、查处能力和精准化监管服务水平,近年来,柴桑生态环境局通过开展体系化设计、场景化应用、集成化共享,实现多方整合、数据上云、闭环管控,成立柴桑生态环境执法与监管指挥中心,全力打造“柴桑智慧监管”的生态环境执法信息化建设样板。

    柴桑生态环境执法与监管指挥中心以实现“监管精细化、服务智能化、信息透明化”的目标,依托信息技术将行政执法、污染监控、服务企业、应急管理、信访管理等5大领域业务进行整合,打造一站式、综合性、多功能的生态环境执法与监管指挥中心。

一是监测数据常态化共享实现数字赋能。全面完成柴桑区沙城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建立环境质量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一个园区、一套数据,企业在新、改、扩建项目,编制项目环评文件时可直接引用监测结果,切实减轻企业环评编制费用和提高环评编制效率。该成果也为园区掌握区域环境状况和有效治理环境提供科学数据,建立了科学权威高效的监测体系,切实保障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截至目前,共有25家企业引用园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二是环保用电监控平台实现科技监管。环保用电监控平台通过引入物联网、数字化手段,对企业产污设施和治污设施运行状态的用电参数进行采集,并将相关数据上传至环保用电监控平台,有效发现企业污染防治设施闲置、不正常运行等问题,从单纯的污染物排放管理转变为全过程管理。截至2023年8月,柴桑智慧环保用电监控平台已接入化工、食品等企业24家、监控点位共计121个。根据用电监控异常报警线索,24小时内企业自查自纠、自主管理,24小时后开展执法联动、精准执法,实现对企业的远程监控、差异化监管。

三是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实现智能帮扶。建立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系统通过梳理固危废、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建设项目及环评、排污许可等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具有针对性、实战性的检查表单,借助生态环境大数据技术,对污染源单位进行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体检”,并提供精细化环境管理服务,对纳入清单企业可进行差异化执法监管。截至目前,全区纳入正面清单企业12家,服务正面清单企业20家次,发现整改问题4个。